行至年中,中国经济走势备受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细看上半年中国经济答卷,底盘之“稳”的特点十分鲜明——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略有下降,但6月份CPI在连续4个月下降后转涨;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创同期新高……
稳住经济大盘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5月24日,在山东省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重能(日照)风电智能制造基地,工人对风电轮毂进行涂装。新华社发(张进刚摄)
上半年消费市场热度不断攀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从市场销售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
3月4日,在四川成都一家潮玩品牌店拍摄的《哪吒2》预售联名盲盒。新华社记者 卢宥伊 摄
消费新动能持续拓展的同时,产业新动能也在不断壮大。
一系列创新成果令世界瞩目,1至5月份,中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中国的数字经济也在快速发展,目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
服务业“压舱石”作用突出,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持续改善,经济循环更加畅通……这些都从不同维度勾勒出中国经济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轨迹。
6月30日,在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林韦弦启动“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中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
据介绍,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
7月12日,游客在云南大理西湖和当地群众共舞。 新华社发(罗新才 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中国经济将持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编导:龙泠宇、胡心懿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转载请注明:博客金融网 » 融资 »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底盘稳、韧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