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周璐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兼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武超则近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中国以其独特优势,在科技产业的赛道上迅猛奔跑,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具备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武超则说,一是国家高度重视。据新华社报道,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确立了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为科技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工程师红利”明显。三是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是成为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从基础原材料到高端零部件,从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产业体系配套完整,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品生产,都能在国内找到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四是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近几年我国的科技产业成绩斐然。武超则称,AI领域,中国科技公司展现出强大实力,开发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如DeepSeek-R1在模型训练及优化方式上有大量工程创新,引发全球关注。机器人领域,目前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专利数量上均位居全球第一,宇树科技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的销售量占比高达69.75%。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国内企业占据全球光纤光缆市场60%份额,高速数通光模块全球市占率超60%,阿里云位列云计算服务市场亚太第一、全球第三,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基站数突破425万个,光纤入户率超过96%。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中国的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溢出效应。武超则表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16.8万辆,同比增长38.7%,产量连续10年居全球首位。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在电池、芯片等关键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
在武超则看来,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些优势和成果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机遇。外资金融机构,如德意志银行、高盛等也纷纷看好中国科技的发展前景。德意志银行称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高盛预计若中国在基础技术自主创新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进展,科技企业盈利有望提升。“我们认为,我国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极具潜力,市场应抓住机会,积极投资我国的科技企业。”武超则说。
转载请注明:博客金融网 » 时政要闻 » 中信建投证券武超则: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极具潜力